冷却温度对聚偏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混中空纤维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年9月9日 点击数:3050
膜分离技术是解决水危机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中空纤维膜具有比表面积大、能耗低、装置易操作、不产生二次污染和效益高等特点
热致相分离法 (TIPS) 是制备PVDF膜的常用方法
在前期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利用PVDF高温熔融的特性,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 /矿物油和Si O2共混制备了PVDF/UHMWPE/Si O2中空纤维膜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试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 ,纤维级,重均分子质量为3.65×106,北京助剂二厂;矿物油,工业品,大庆油田炼油厂;聚偏氟乙烯 (PVDF) ,纤维级,日本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抗氧剂,工业品,天津力生化工厂;无水乙醇、120号汽油,分析纯,天津市科锐思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2 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将PVDF和UHMWPE粉末置于90℃烘箱中预干燥3 h。称取UHMWPE (质量分数为6%) 、PVDF (质量分数为16%) 、抗氧剂 (质量分数为0.2%) 以及矿物油 (质量分数为59.8%) 和DBP (质量分数为18%) 充分混合形成悬浊液,然后将其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经中空喷丝头挤出得到中空纤维膜凝胶体。其中喷丝头的中空部分加入DOP液体作为芯液,起到中空支撑体作用。挤出机I~VI区温度分别为130、145、160、175、190、200℃,计量泵温度为205℃,喷丝头温度为205℃,冷却介质为不同温度的水。通过牵拉卷取装置收集PVDF/UHMWPE中空纤维膜凝胶体,将制得的中空纤维膜胶体依次进行无水乙醇、汽油萃取和超滤水清洗得到PVDF/UHMWPE中空纤维膜,然后经冷冻干燥,待测。
1.3 测试与表征
1.3.1 截面形貌观察
将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经液氮脆断和喷金处理后,使用Hitachi S4800型场发射电子显微镜 (FESEM,日本日立公司) 观察其形貌。
1.3.2 孔径测试
通过POROLUX 1000型气液界面孔径测试仪 (德国POROMETER公司) 测试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孔径及其分布。采用外压法制备中空纤维膜组件。将膜组件与测试装置连好,设置氮气压力为0~0.1 MPa,测试干态共混中空纤维曲线,然后使用Porefill浸润剂浸泡共混中空纤维膜样品获得湿态共混中空纤维膜,测试其孔径曲线。
1.3.3 孔隙率测试
采用干湿称量法测量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孔隙率。将共混中空纤维膜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24 h,使无水乙醇充分浸入膜孔内,取出后除去表面无水乙醇,得到纤维膜湿态质量mw (g) 。然后经蒸馏水充分清洗后冷冻干燥12 h,得纤维膜干态质量md (g) 。孔隙率由下式
式中:ε为孔隙率,%;ρw为无水乙醇密度,g/cm3;ρd为共混膜密度,g/cm3。
1.3.4 气通量测试
使用实验室自制装置测试纤维膜气通量,测试压力为0.01 MPa,测试温度为 (25±1) ℃。共混中空纤维膜气通量由下式
式中:J1为气通量,L/ (m2·h) ;L为气体流量,L/h;S1为纤维膜的有效面积,m2。
1.3.5 水通量测试
使用实验室自制装置测试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水通量。测试前试样放入纯水中浸泡48 h。测试时先将预湿后的共混中空纤维膜在0.1 MPa压力下预压15 min,使膜结构保持稳定,然后在此压力下进行水通量测试。水通量由下式
式中:J2为水通量,L/ (m2·h) ;V为透过水体积,L;S2为纤维膜有效面积,m2;t为测试时间,h。
1.3.6 接触角测试
使用OCA 15 pro型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 (德国Dataphysics公司) 测量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表面亲疏水性,测试条件: (25±1) ℃,液滴量为1μL,液滴滴下5 s后系统自动采集图像,读取接触角数值。
1.3.7 力学性能测试
使用5969型万能强力机 (美国Instron公司) 对所制备的PVDF/UN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进行拉伸断裂实验,测得试样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条件:拉伸速度为20 mm/min,夹具间距为30 mm。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貌分析
图1示出不同冷却温度下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横截面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UHMWPE在纺丝过程中由于拉伸形成取向度较高的原纤,这些原纤在液氮中仍能保持较高的韧性
2.2 孔结构分析
不同冷却温度条件下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孔径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冷却温度由20℃升高至65℃,PVDF/UHMWPE纤维膜的最小孔径从689.9 nm增加到798.3 nm,最大孔径从4 914 nm增加到6 008 nm,平均孔径由1 045 nm增加到1 227 nm。随着冷却温度的升高,共混中空纤维膜孔径向大孔方向移动,且较高冷却温度所得共混中空纤维膜孔径分布更为集中。主要原因是随着冷却温度升高,体系在冷却时过冷度降低,其冷却速率会随之下降,使体系经历相分离的时间增加,同时复合稀释剂液滴生长与聚集时间增加,这有助于孔径增大。PVDF/UHMWPE纤维膜的孔隙率呈现略增趋势,随着冷却温度由20℃升高至50℃,孔隙率由74.0%增加至81.1%,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在采用TIPS法制备共混中空纤维膜过程中,膜孔径主要是由稀释剂所占据的空间在经过萃取后所产生的。对于相同稀释剂浓度,单一改变冷却温度,纤维膜孔隙率不会出现较大变化。
图1 不同冷却温度下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的横截面扫描电镜照片 下载原图
Fig.1 FESEM cross-section images of PVDF/UHMWPE blend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at different cooling temperatures
图2 不同冷却温度条件下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孔径分布 下载原图
Fig.2 Pore diameter distribution of PVDF/UHMWPE blend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at different cooling temperatures
2.3 渗透性能分析
表2示出不同冷却温度条件下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的气通量、水通量和接触角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冷却温度由20℃升高至65℃,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气通量由892 L/ (m2·h) 增加至970 L/ (m2·h) 。
气通量改变主要与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孔结构有关,即归因于孔径的增加,尤其是大孔的出现。水通量不仅与孔结构有关,还与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亲疏水性有关。虽然冷却温度升高使聚合物晶体有充足的时间生长与聚集,共混中空纤维膜表面聚合物晶体尺寸增加,增加了共混中空纤维膜表面的粗糙度,使膜疏水性增强,对水通量产生不利影响;但相较于疏水性增强对水通量的不利影响,孔径的增加对水通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水通量从1 525 L/ (m2·h) 增加至2 170 L/ (m2·h) 。这与Zhang等
2.4 力学性能分析
表3示出不同冷却温度条件下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可以看出,随着冷却温度的升高,共混中空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降低。当冷却温度从20℃升高到65℃时,膜的拉伸强度从4.7 MPa下降至3.1 MPa,断裂伸长率也由182.3%下降至128.1%。原因是冷却温度低时形成的结晶更密集、尺寸更小,结晶聚集体连接性较强,PVDF/UHMWPE纤维膜强度与伸长率均较高;随着冷却温度的升高,晶核密度下降,虽然结晶尺寸增加,但结晶聚集体之间间隙 (即膜孔尺寸) 增加,这对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此外,较高的冷却温度有利于稀释剂液滴的生长和聚集,也有利于膜孔径的增加,且冷却温度过高会产生大孔缺陷 (见图1 (c) 、 (d) ) ,都会使纤维膜力学性能降低;再者较高的冷却温度使UHMWPE原纤在膜内的连续性变差。综上所述,力学性能随着冷却温度升高而下降,是晶核密度下降、孔径增加与UHMWPE原纤连接性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3 结论
本文利用矿物油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作为复合稀释剂,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研究了冷却温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UHMWPE原纤增加了PVDF球晶聚集体的连接性;随冷却温度由20℃升高至65℃,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孔径由1 045 nm增加到1 227 nm,当冷却温度高于50℃将产生大孔塌陷,同时UHMWPE原纤在膜内的连续性变差。冷却温度升高使晶核密度下降、孔径增加,这与UHMWPE原纤连接性下降共同作用,使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提高,气通量从892 L/ (m2·h) 增加至970 L/ (m2·h) ,水通量从1 525 L/ (m2·h) 增加至2 170 L/ (m2·h) ;PVDF/UHMWPE共混中空纤维膜力学性能降低,拉伸强度由4.7 MPa下降至3.1 MPa,断裂伸长率由182.3%下降至1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