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廊下百富策略白菜网除臭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点击数:1788
2002年, 我国颁布GB 18918—2002《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污染物排放标准》, 许多已建和新建的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为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纷纷建设除臭设施。除臭技术在许多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得到一定的推广和百富策略白菜网。上海市于2016年和2017年分别颁布、实施2项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982—2016《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DB 31/1025—2016《恶臭 (异味) 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百富策略白菜网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提出较GB 18918—2002《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污染物排放标准》更为严格的要求, 使得上海市50余家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中有41家亟需除臭系统提标改造。廊下百富策略白菜网是除臭提标改造工程之一。
1 百富策略白菜网及其除臭系统现状
上海市廊下百富策略白菜网位于金山区廊下镇, 是金山区污水处理系统“五片七厂”之一;作为上海市规划永久保留的百富策略白菜网, 其服务人口约4.6万余人。廊下百富策略白菜网一期规模1.0万m3/d, 二期工程扩建至2.0万m3/d[1] (土建规模3.0万m3/d, 设备安装规模2.0万m3/d) , 出水标准执行GB 18918—2002《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百富策略白菜网现状工艺流程见图1。
廊下百富策略白菜网在二期工程时新增除臭系统, 厂内除A2O-MBR生物池中的好氧池及膜池以外, 所有臭源构筑物均完成加盖密闭;厂区设置2套生物除臭系统及2套离子送风系统。1号生物除臭系统处理风量10 000 m3/h, 除臭工艺采用生物滴滤池工艺, 处理构筑物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储泥池、污泥浓缩调理机房和污泥深度脱水机房;2号生物除臭系统处理风量10 000 m3/h, 除臭工艺采用生物滴滤池工艺, 处理构筑物包括调节池、A2O+MBR生物池中的厌氧池、缺氧池。离子送风系统共2套, 每套送风量3 000m3/h, 分别向污泥浓缩调理机房和污泥深度脱水机房送风, 减少异味, 改善工作环境。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GB 18918—2002《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大气污染物厂界二级标准和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排气筒标准。
2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1 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无法满足新地标要求。厂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见表1、表2。
从监测结果可知, 廊下厂周界排放现状可满足GB 18918—2002《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排气筒排放也可满足新地标, 但厂区周界排放无法达到上海市新地标DB 31/982—2016《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厂界臭气浓度超标。因此, 现状一级生物除臭工艺无法满足要求, 需要改造。
2) 好氧池及MBR膜池未加盖。厂区内好氧池及MBR膜池未加盖密闭, 根据DB 31/982—2016《城镇百富策略白菜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保要求, 好氧生物池及膜池需进行加盖处理。
3) 1号除臭系统换气次数偏低。厂区工作人员反应, 现状1号除臭系统中换气次数太低, 造成构筑物内臭气外溢破坏周边环境。
2.2 应对策略
1) 工艺改造。由现状问题分析可知, 一级生物处理已无法满足新地标要求。因此, 本次工程采取多级组合工艺处理, 以满足新地标的要求。
目前常用的除臭工艺主要有生物除臭法、离子氧法、活性炭吸附法、植物提取液喷淋法和化学洗涤法。
其中, 生物除臭技术国内百富策略白菜网较广泛, 效果良好, 并且本项目已有2套生物除臭装置。本次工程仍考虑生物除臭工艺作为改造后的主体处理工艺。化学洗涤法是利用化学药液与臭气中特定成分发生中和反应的特性, 从而达到去除臭气的一种工艺。其初期投资较低, 运行启停灵活, 能针对性地去除规范所要求的主要恶臭污染物, 所以本次工程考虑采用该工艺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序处理。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能吸附致臭物质的特点, 达到除臭的目的。与化学洗涤法相比较, 活性炭吸附法具有较高的效率, 常用于低浓度臭气或除臭装置的后续处理。考虑到新的排放标准厂界臭气浓度限值要求较高, 故本次工程采用该工艺作为生物处理后的深度处理。
综上, 本次工程改造后将形成三级组合工艺对臭气进行处理, 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2) 其他针对性改造。对未加盖的好氧池及膜池进行密闭加盖处理;臭气经收集后进入新建的3号除臭系统进行处理。提高1号系统换气量, 增加1号系统处理能力, 消除1号系统周边臭气四溢现象。
3 除臭工程设计
3.1 1号除臭系统
1号除臭系统现状处理风量10 000 m3/h。本次工程提高换气量, 处理风量达到20 000 m3/h。处理构筑物包括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储泥池、污泥浓缩调理机房和污泥深度脱水机房。
1号除臭系统新增两级洗涤塔1套, 处理风量20 000 m3/h, 化学洗涤段设计停留时间3.38 s, 配备化学洗涤循环水泵2台, 1用1备, 投加药剂为30%碱液, 循环泵流量50 m3/h, 扬程20 m, 功率5.5 kW;水洗段设计停留时间3.38 s, 配备水洗循环水泵2台, 1用1备, 循环泵流量50 m3/h, 扬程20 m, 功率5.5 kW;配备加药系统1套, 含储药箱1套, 有效容积2 m3, 加药计量泵1台, 流量0.31 m3/h, 功率为0.4 kW, 卸料泵1台, 流量10 m3/h, 功率1.5 kW。1号除臭系统新增生物除臭设备1套, 采用生物滴滤工艺, 处理风量10 000 m3/h;采用炭质填料, 填料区设计停留时间25.92 s, 配备喷淋水泵1套, 流量20 m3/h, 扬程18 m, 功率2.2 kW;现状生物除臭设备利用1套, 处理风量10 000 m3/h, 现状喷淋水泵利用1套, 流量20 m3/h, 扬程18 m, 功率2.2 kW;2套生物除臭设备并联使用, 并设置超越风管。1号除臭系统新增活性炭吸附设备1套, 处理风量20 000 m3/h, 设计停留时间4.28 s, 并设置超越风管。此外, 系统更换离心风机1台, 风量20 000 m3/h, 风压为3 200 Pa, 功率30 kW (1号系统现状风机转至2号系统使用) 。改造后1号除臭系统工艺流程见图3。
3.2 2号除臭系统
2号除臭系统现状处理风量10 000 m3/h。本次工程维持风量不变。处理构筑物包括调节池、A2O+MBR生物池中的厌氧池、缺氧池。
2号除臭系统新增两级洗涤塔1套, 处理风量10 000 m3/h, 化学洗涤段设计停留时间3.24 s, 配备化学洗涤循环水泵2台, 1用1备, 投加药剂为30%碱液, 循环泵流量20 m3/h, 扬程20 m, 功率2.2 kW;水洗段设计停留时间3.24 s, 配备水洗循环水泵2台, 1用1备, 循环泵流量20 m3/h, 扬程20 m, 功率2.2 kW;配备加药系统1套, 含储药箱1套, 有效容积1 m3, 加药计量泵1台, 流量0.31 m3/h, 功率为0.4 kW, 卸料泵1台, 流量10 m3/h, 功率1.5 kW。2号除臭系统现状生物除臭设备利用1套, 处理风量10 000 m3/h, 并设置超越风管;现状喷淋水泵1套, 流量20 m3/h, 扬程18 m, 功率2.2 kW。2号除臭系统新增活性炭吸附设备1套, 处理风量10 000 m3/h, 设计停留时间4.16 s, 并设置超越风管。此外, 系统进行风机改造, 现状离心风机1台, 风量10 000 m3/h, 风压为1 600 Pa, 功率7.5 kW, 利用1号系统现状风机作为2号系统接力风机, 风量10 000 m3/h, 风压为1 600 Pa, 功率7.5 kW;系统最高运行风压3 000 Pa。改造后2号除臭系统工艺流程见图4。
3.3 3号除臭系统
新建3号除臭系统, 处理构筑物包括A2O+MBR生物池中的好氧池及膜池;除臭系统处理风量29 000 m3/h, 风量包含好氧池及膜池曝气量。
3号除臭系统设两级洗涤塔1套, 处理风量29 000 m3/h, 化学洗涤段设计停留时间3.26 s, 配备化学洗涤循环水泵2台, 1用1备, 投加药剂为30%碱液, 循环泵流量75 m3/h, 扬程20 m, 功率7.5 kW;水洗段设计停留时间3.24 s, 配备水洗循环水泵2台, 1用1备, 循环泵流量75 m3/h, 扬程20 m, 功率7.5 kW;配备加药系统1套, 含储药箱1套, 有效容积3 m3, 加药计量泵1台, 流量0.31 m3/h, 功率为0.4 kW, 卸料泵1台, 流量15 m3/h, 功率3.0 kW。3号除臭系统设生物除臭设备1套, 采用生物滴滤工艺, 处理风量29 000 m3/h, 采用炭质填料, 填料区设计停留时间25.32 s, 并设置超越风管, 配备喷淋水泵1套, 流量30 m3/h, 扬程20 m, 功率3.0 kW。3号除臭系统设活性炭吸附设备1套, 处理风量29 000 m3/h, 设计停留时间4.95 s, 并设置超越风管。此外, 系统设离心风机利用1台, 风量29 000 m3/h, 风压为3 200 Pa, 功率45 kW。3号除臭系统工艺流程见图5。
3.4 加盖密闭设计
好氧池加盖区域投影面积561 m2, 材质采用有机玻璃钢 (固定盖板) , 设置滑动形式检查孔和设备检修孔。玻璃钢盖板外部须采用抗老化、耐腐蚀性强、抗紫外线胶衣树脂, 表面光滑、美观、色泽鲜艳、使用寿命≥10 a。
膜池加盖区域投影面积750 m2, 膜池加盖顶板及侧板均采用透光PC耐力板。PC耐力板厚度≥8 mm, 框架采用304不锈钢。膜池顶部盖板为可滑动活动盖板, 方便膜组件清洗。
3.5 附属工程设计
3套除臭系统按照新地标要求, 在进气口与排气口均设置NH3和H2S在线监测仪各1套;在污水厂厂界常年上风向和下风向分别设置H2S在线监测仪1套和3套, 满足厂区监测要求。排气筒旁设置中柱式钢制旋梯, 上设采样平台, 方便监管部门采样检测。
4 结语
1) 本工程采用多级组合除臭工艺对廊下厂除臭系统进行改造, 以满足上海市新地标要求。
2) 本工程合理设置超越风管及在线监测仪表, 方便除臭系统合理经济运行管理, 亦保证除臭系统检修时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物排放。
3) 目前工程已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实际百富策略白菜网效果有待运营后加以全面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