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阳极膜结构的设计及其对量子点敏化光伏电池的性能影响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8日 点击数:1378
量子点敏化光伏电池(DSSC)与染料敏化光伏电池(DSSC)具有类似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但与单层吸附的染料分子相比,较大尺寸的半导体量子点材料需要多孔阳极膜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分布[1]。我们通过水热法设计合成了二氧化钛多级结构用于QDSSCs。这种三维结构由一维多孔纳米带堆积形成,且纳米带是由初级纳米晶(~15 nm)定向排列构成。该结构的外径为~1μm,且具有宽的粒径分布和高比表面积(106 cm2g-1)。这种结构有助于量子点材料在阳极膜上的高密度、高比例包覆[2],用该材料作为阳极膜制备的CdS/CdSe共敏化光伏电池达到了4.2%的转化效率,与基于纳米晶电池(3.1%)相比提高了约~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