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结构填料涂覆改性对精馏分离异丙醇/水体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年4月9日 点击数:3309
引 言
蒸馏是工业过程近几十年来最经典且百富策略白菜网最广泛的分离技术, 但同时也以高资本投入和高能耗为特征。美国能源部1997年提出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的号召, Humphrey等
将中空纤维膜作为填料, 以膜接触器形式进行蒸馏操作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之一。由于膜壁阻隔, 膜接触器的操作范围大大拓宽, F因子可在0.1~5 Pa0.5甚至更高范围 (常规塔器为1~4 Pa0.5) 内正常运行
1 理论模型
1.1 膜精馏基础方程
式 (1) 经积分转化后可得到传质单元数NTU和传质单元高度HTU
在常规精馏中, NTU表征分离的难易程度, NTU值越大表明分离越容易进行;HTU表征分离效率, HTU值越小表明分离效率越高。
全回流精馏分离中流动参数 (flow parameter) 和容量因子 (capacity factor) 分别定义为
flow
其中, L′=QL/AL, G′=QG/AG, 全回流时液相质量流量QL=气相质量流量QG。
capacity
1.2 Hansen溶解度参数
溶解度参数理论是基于“相似相溶”原理上的理论, 已用于涂料等工业中进行溶剂选择。综合考虑不同物质间的色散力 (δD) , 极性力 (δP) 和氢键力 (δH) 后, 可将溶解度参数理论的百富策略白菜网范围拓宽到分析不相溶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如研究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胀、分子在聚合物中的扩散速率等, Hansen
式中 下角标S和P分别表示溶剂IPA和聚合物。ΔHS-P越大, 膜与待分离溶剂间相容性越差, 越不利于体系操作稳定性和传质的进行。表1为异丙醇及聚合物的Hansen溶解度参数。
表1 异丙醇及聚合物的Hansen溶解度参数
Table 1 Hansen solubility parameter of 2-propanol and polymers
|
Chemical |
δD/MPa1/2 | δP/MPa1/2 | δH/MPa1/2 | ΔHS-P/MPa1/2 |
|
2-propanol |
15.8 | 6.1 | 16.4 | — |
|
PS |
18.5 | 4.5 | 2.9 | 9.3 |
|
PVDF |
17.2 | 12.5 | 9.2 | 8.7 |
|
PDMS |
13.3 | 5.7 | 6.5 | 10.2 |
2 实验部分
2.1 PDMS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首先将聚砜 (PSf, MW在2×104~5×104) 、聚偏氟乙烯 (PVDF, 0.2 μm) 中空纤维膜浸没于去离子水中12 h, 反复3次, 室温干燥后备用。将一定量PDMS (汇欣公司, 黏度1000 Pa·S) 、正硅酸乙酯及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上海化剂公司, AR) 溶解于正己烷中, 磁力搅拌至完全混合均匀。取一定量预处理后的中空纤维膜制成管壳式膜组件, 组件在涂覆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后, 氮气吹扫以清除管程残留液体, 然后放置于通风橱内至完全干燥后备用。
2.2 膜接触器制备及实验分析
用异丙醇 (国药公司, AR) 与RO纯水 (5~10 MΩ·cm) 配制800 ml体积分数为20%的原料液。实验室自制膜组件中空纤维膜有效长度20 cm, 采用有机玻璃管环氧树脂端封而成 (相关结构参数见表2) , 实验装置图可参考课题组前期工作
表2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相关结构参数 导出到EXCEL
Table 2 Detail parameters of hollow fiber modules
|
Parameter |
PSf | PVDF |
|
fiber OD/ID/cm |
0.12/0.08 | 0.12/0.06 |
|
number of fibers |
25 | 25 |
|
tube side area, AL/cm2 |
0.126 | 0.071 |
|
shell side area, AG/cm2 |
1.169 | 1.169 |
|
packing density/% |
19.5 | 19.5 |
|
area per volume, a/cm2·cm-3 |
8.06 | 8.06 |
|
packing factor, F/cm-1 |
15.4 | 15.4 |
3 结果与讨论
3.1 操作弹性
传统两相流设备常常受制于液体的最小喷淋密度以及液泛。对设计者而言, 首先需要通过流动参数和容量因子来确定液泛气速。如图1所示, 实线为常规填料常压下的操作液泛线, 虚线则为载液区的近似下限。一般而言, 液气流量设计在载液近似下限以上, 液泛气速的60%~80%以内操作。
图1 涂覆前后中空纤维膜精馏分离IPA/水操作弹性 下载原图
Fig.1 Operation of membrane contactors above flooding with hollow fiber modules before and after coating
全回流操作下, 气液相质量流量相等, 不同组件间气液流体密度相差较小, 因此流动参数 (x轴) 几乎由气液相流道横截面积比 (AG/AL) 决定。图1中PVDF系列膜组件的流动参数与PSf系列相比更大, 这与表2中AG/AL 值的顺序是一致的。此外, 由于PDMS涂层厚度较小, 涂覆改性几乎未对膜组件的流动参数产生影响。对常规填料而言, 如果液体流量过小以至于不能在填料表面形成液膜, 则易形成沟流从而降低分离效率;同样, 如果气相流速过大, 则会造成液体流动受阻, 易于造成液泛, 进而阻碍生产。因为气液两相在膜接触器中独立流动, 所以膜组件能突破常规填料设计流速的液泛上限和载液下限正常运行。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操作弹性, 使得膜结构填料的单位体积产率可以较常规填料提高10倍以上。
3.2 PDMS涂覆对HTU的影响
作为精馏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传质单元高度HTU常用以表征分离效率, 该值越小则表明塔分离效率越高。与前期研究结果
3.3 PDMS涂覆对精馏产物浓度的影响
如图3所示, 在所有的组件中, PVDF组件分离产物摩尔分数最低, 仅为50%左右。经PDMS涂覆后, PVDF膜组件分离效果上升明显, 提升了约20%, 产物摩尔分数达到60%左右。然而, PSF经涂覆后, 分离效果反而下降了约3%~10%。
虽然前期研究表明膜填料的填充密度对接触器精馏过程壳程传质具有重大影响
图4 涂覆前后中空纤维膜内表面的SEM图 下载原图
Fig.4 SEM images of internal surface of hollow fiber membrane before and after coating
3.4 中空纤维膜的稳定性
有机膜形变一直是有机物分离中研究的热点问题, 也是判断有机膜填料是否能用于有机物分离的关键所在。在生产环节中, 有机溶剂和温度效应会导致聚合物内部自由体积的增大, 从而引发高分子链运动, 在宏观上会反映为单位膜质量或长度的增加;而当膜孔内有机溶剂干燥或温度恢复到常温后, 高分子链又有恢复到原始状态或因为链段结构重整和有机小分子溶剂的溶出表现出长度缩短的现象。
依据Hansen溶解度参数理论 (表1) , PVDF与IPA的ΔHS-P最小, 因而膜轴向上发生溶胀和收缩的程度应最为明显。但从表3来看, PSf原膜的溶胀程度最大 (2.5%) , 但收缩程度却很小 (1%) ;对PVDF而言, 则溶胀很小 (1%) , 收缩明显 (3%) 。理论预测与实际的差异可能由以下造成:从ΔHS-P来看, IPA均会造成PSf与PVDF溶胀。但因为PSf主链上苯环的存在, Tg高达190℃, 常温下链段刚性较大, 膜结构致密, 溶胀作用造成的长度增长也更易表现, 而从溶胀态恢复到原长度后要进一步收缩较为困难。PVDF的链段结构则相反, 由于PVDF的Tg仅为-40℃, 常温下链段要柔软很多, 且膜结构相比PSf要疏松很多 (微孔结构) , 该结构特征使得链段的溶胀可以向大孔处发展, 从而链长变化得到缓和。当膜干燥发生收缩时, 柔性链对回缩的阻力不及刚性链大, 而且, PVDF表面大孔结构更易于链段间小分子添加剂的流失, 所以收缩程度更为明显。用PDMS对PSf和PVDF涂覆后, PSf的溶胀程度有所减小但缩短程度却有所增大, PVDF的溶胀程度稍有增加但收缩程度有很大降低。对PSf而言, 可能由于PDMS中存在三甲基硅基, 使得分子链间空隙比PSf大, 所以溶胀时, 小分子进入到高分子链之间, 不易造成很大溶胀, 故复合膜溶胀程度没有纯PSf大;而收缩时, 由于PDMS更易使分子物质流失, 故其收缩程度加大。对PVDF而言, 溶胀时, 由于PDMS涂覆后PDMS分子进入到PVDF的微孔结构中, 使得复合膜结构更加紧密, 所以PDMS溶胀后迫使PVDF溶胀程度加大;收缩时, 由于膜结构更加紧密, 以及膜内表面形成的PDMS致密层有效阻止了小分子添加剂的溶出, 故其收缩程度减小。从运行稳定性而言, 应尽可能使膜结构的变化最小。因此, 在使用前可对膜进行溶剂化或退火处理, 使膜中高分子链段结构稳定后再用于膜组件的生产。
表3 涂覆前后中空纤维膜轴向形变
Table 3 Distortion in longitude direction of bare and coated hollow fibers 下载原表
Note:“+”axial elongation of membrane;“-”axial shortening of membrane.
3.5 PDMS涂覆对实验总传质系数的影响
实验总传质系数 (KG) 能直接反映目标组分在分离设备中传递的快慢, 是非常重要的组件设计参数。由图5可知, PVDF组件的传质系数比PSf组件小3~10倍。同时, PVDF的KG值随气相流速的变化并不明显, 这表明PVDF的传质阻力已由液相边界层控制转变为润湿态的膜相控制, 这与以上PVDF被润湿的假设相吻合。经PDMS涂覆后, PVDF表面大孔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润湿得到很好的控制, 从而KG有了很显著的提高, 但PVDF膜壁较厚 (300 μm, 是PSf壁厚的1.5倍) , 与PSf相比KG仍不高。同时PDMS/PSf的KG也有稍微的降低。这是分别由PDMS对润湿的抑制以及自身传质阻力存在造成的。结合中空纤维膜填料的比表面积, 可推知膜接触器的传质时间 (1/KGa) 在10 s以内, 而传统填料一般达50 s以上。此外, 在对膜进行防润湿堵孔处理时, 尤其应注意PDMS层传质阻力对分离过程的影响, 也有必要在今后对涂覆做更深入的研究。
4 结 论
通过PSf, PVDF膜结构填料内表面PDMS涂覆改性前后对异丙醇/水体系的精馏实验, 分析了PDMS涂覆层对分离效果和传质性能的影响, 并结合了支撑膜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性质分析了溶剂对膜的溶胀影响。PDMS涂层可以有效提高PVDF的分离效果却造成了PSf分离性能下降。所有膜组件均可突破常规填料流体流速的上下限, 可以较稳定地得到低于15 cm的HTU值。从本文来看, 对内表面具有1 μm以上孔径的膜填料, 在使用前须先进行疏水堵孔处理;而对PSf这类内表面致密且疏水性较强的膜填料则不需进行涂覆处理。对长期用于精馏操作的膜填料, 需要充分考虑膜填料形变可能带来的影响, 如膜伸长带来壳程流道的堆叠和紊乱, 缩短则可能造成膜断裂。此外, 膜涂层厚度的定量控制也需予以关注。
符号说明
AG, AL——分别为气、液相流道的横截面积, m2
a—— 比表面积, m2·m-3
F—— 填料因子, m2·m-3
G′, L′—— 分别为基于气、液相流道截面积的质量通量, kg· (m2·s) -1
gC—— 重力加速度常数, 9.81 m·s-2
KG—— 以气相浓度差为驱动力的总传质系数, m·s-1
Ky—— 以摩尔分数差为驱动力的总传质系数, mol·m-2·s-1
l—— 膜填料高度, m
uG—— 壳程气体流速, m·s-1
VG—— 气相的摩尔通量, mol·m-2·s-1
y*—— 气相平衡摩尔分数
δD—— 色散力, MPa0.5
δH—— 氢键力, MPa0.5
δP—— 极性力, MPa0.5
η—— 液体黏度, Pa·s
ρG, ρL—— 分别为气、液相密度, kg·m-3
Ψ———水与液体的密度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