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相态对菌膜结构和机械性能的调控
发布时间:2019年9月15日 点击数:3470
细菌为了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 会粘附于界面形成菌膜 (Biofilm)
目前, 菌膜形成和结构的调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 通过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例如, 细菌生长的温度、体系氧含量以及培养基的酸碱度、营养成分和盐浓度等) , 可以调节菌膜形成和结构
因此, 建立一种易操作、低成本的菌膜结构的调控方法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 菌膜作为一种类水凝胶材料, 菌膜结构变化对其类凝胶特性的影响也尚不清楚。基于此, 我们选用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和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作为模式生物, 通过流变学测试和扫面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不同相态 (固体和液体) 培养基对菌膜的结构特点和凝胶性质的影响, 以期为防治菌膜危害和开发菌膜百富策略白菜网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试剂:Luria-Bertan (LB)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LB肉汤培养基, 购于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配制MSgg培养基所需的苯磺酸钠、甘油、谷氨酸、磷酸钾、色氨酸、苯丙氨酸、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铁、氯化锌、氯化锰、硫胺素均为分析纯, 均购于美国Sigma-Aldrich公司。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 (B.subtilis) 和绿脓杆菌 (P.aeruginosa) 购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仪器:Millipore Elix 5型超纯水仪 (美国Millipore公司) 提供实验中所用的超纯水;TOMY SX-700型高温高压灭菌锅 (日本TOMY公司) 用于高温灭菌;SHELLAB LI5-2型恒温培养箱 (美国SHELLAB公司) 用于细菌恒温培养;LEO 1530VP扫描电子显微镜 (德国LEO公司) 用于菌膜微观结构观察, Christ ALPHA 2-4型冷冻干燥机 (德国Christ公司) 用于菌膜样品制备。ARES-RFS流变仪 (美国TA仪器公司) 用于菌膜流变性质的测试。
1.2 实验方法
1.2.1 培养基制备
LB液体培养基配制:取8 g LB营养琼脂培养基粉末加到300 m L超纯水中, 120°C高温灭菌20 min。
LB固体培养基配制:在LB液体培养基中加1.5%琼脂, 120°C高温灭菌20 min。培养基冷却至低于60°C, 倒入细菌培养皿, 冷却凝固备用。
MSgg液体培养基配制:在500 mL超纯水中依次加入100 mmol·L-1苯磺酸钠 (pH 7.0) , 0.5%甘油, 0.5%谷氨酸, 5 mmol·L-1磷酸钾, 50μg mL-1色氨酸, 50μg·L-1苯丙氨酸, 2 mmol·L-1氯化镁, 700μmol·L-1氯化钙, 50μmol·L-1三氯化铁, 1μmol·L-1氯化锌, 50μmol·L-1氯化锰, 2μmol·L-1硫胺素, 所列浓度均为配制完成后物质的终浓度, 最后将培养基用过滤除菌法除菌。
MSgg固体培养基配制:在MSgg液体培养基中加1.5%琼脂, 120°C高温灭菌20 min。培养基冷却至60°C左右, 倒入细菌培养皿, 冷却凝固备用。
1.2.2 菌液制备
将冻存于-20°C中的B.subtilis和P.aeruginosa各取10μL于2 mL LB培养基中, 37°C 220 r·min-1培养12 h左右, 采用划线法在LB琼脂平板上活化两次, 4°C保存备用。开始制备菌液时, 挑取单菌落接种于2 mL LB液体培养基中, 将其置于摇床中, 37°C 220 r·min-1培养12 h左右 (OD600为1.8) , 符合正常细菌在对数期的浓度范围
1.2.3 菌膜培养
1) 液体培养基培养菌膜:将40μL浓度为1.0×108 CFU mL-1的菌液加入16 mL液体培养基, 混合均匀, 静置放于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h。MSgg液体培养基用于培养B.subtilis菌膜, LB液体培养基用于培养P.aeruginosa菌膜。2) 固体培养基培养菌膜:接种10μL浓度为1.0×108 CFU mL-1的菌液于固体培养平板, 37°C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48 h。
1.2.4 流变测试
收集培养基表面的菌膜, 进行流变测试, 测量体积1 m L。采用25 mm锥板, 测量平板间隙高度为0.35 mm, 固定频率1 Hz, 应变1%, 进行时间扫描200 s。
1.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收集培养基表面的菌膜, -20°C放置6 h后, 转移至-80°C放置12 h, 然后在冷冻干燥仪中冷冻干燥36 h。最后, 将样品贴于样品台, 喷金180 s,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膜的宏观形态
细菌增殖分裂周期较短导致细菌接种于培养基 (固体或液体) 到达指数增长期后, 会出现生存空间拥挤、营养物质缺乏的状况。细菌为了适应这种不利情况, 分泌胞外基质将菌体自身包裹起来形成菌膜
图1 菌膜形态图Fig.1 Morphologic images of biofilms 下载原图
液体培养基 (a) 和固体培养基 (b) 表面的B.subtilis菌膜, 液体培养基 (c) 和固体培养基 (d) 表面的P.aeruginosa菌膜B.subtilis biofilm cultured with liquid (a) and solid (b) medium, P.aeruginosa biofilm cultured with liquid (c) and solid (d) medium
2.2 菌膜的凝胶性质
菌膜的组成包括细菌及其分泌的多糖、蛋白质、脂质、DNA等生物大分子组成的胞外基质
图2 菌膜的流变学测试Fig.2 Rheology analysis of biofilms 下载原图
液体培养基 (a) 中和固体培养基 (b) 形成的B.subtilis菌膜, 液体培养基 (c) 和固体培养基 (d) 形成的P.aeruginosa菌膜B.subtilis biofilm cultured with liquid (a) and solid (b) medium, P.aeruginosa biofilm cultured with liquid (c) and solid (d) medium
2.3 菌膜的微观结构
为了深入观察菌膜的微观结构, 我们对不同相态培养基形成的菌膜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成像。图3为B.subtilis分别在固液界面的菌膜微观结构图。固体培养基表面的B.subtilis菌膜横截面 (图3 (a) ) 显示, 48 h培养形成的菌膜厚度约150μm, 整个侧面为一个多孔结构, 类似水凝胶的立体网状结构。固体培养基表面的B.subtilis菌膜的扫描显微成像正视图 (图3 (b) ) 显示, 菌膜形成孔径大小约20μm的孔洞, 这类似于多聚物形成凝胶的多孔结构
我们也观察了P.aeruginos在固体、液体界面形成菌膜的微观结构图 (图4) 。类似于B.subtilis菌膜, 固体培养基表面的P.aeruginosa菌膜横截面 (图4 (a) ) 显示, 48 h培养形成的菌膜厚度约40μm, 而液体培养基表面的P.aeruginosa菌膜厚度为14μm (图4 (c) ) , 约为固体的1/4。固体界面形成的P.aeruginosa菌膜表面有少量孔洞 (图4 (b) ) , 而液体界面形成的菌膜表面平整致密、无孔洞 (图4 (d) ) 。这些结果说明, 培养基的相态 (固态或液态) 是影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菌膜的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调控培养基的相态实现对菌膜结构和性能的调节。相比于已有的菌膜调控技术
图3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B.subtilis菌膜结构Fig.3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of B.subtilis biofilm 下载原图
固体培养基表面菌膜的横截面 (a) 和正视图 (b) , 液体培养基表面菌膜横截面 (c) 和正视图 (d) Side view (a) and top view (b) of biofilm cultured with solid medium, side view (c) and top view (d) of biofilm cultured with liquid medium
图4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P.aeruginosa菌膜结构Fig.4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of P.aeruginosa biofilm 下载原图
固体培养基表面菌膜的横截面 (a) 和正视图 (b) , 液体培养基表面菌膜横截面 (c) 和正视图 (d) Side view (a) and top view (b) of biofilm cultured with solid medium, side view (c) and top view (d) of biofilm cultured with liquid medium
3 结语
本研究中, 利用不同相态的培养基 (固体和液体) 分别培养模式微生物 (B.subtilis和P.aeruginosa) 形成菌膜, 并观察了其形态结构和机械性能。研究发现菌膜具备水凝胶的特性, 菌膜的结构和性能依赖于培养基的相态。与液体培养基相比, 固体培养基可以促使细菌形成厚度厚且机械性强的菌膜, 但这种菌膜的结构通常比液体培养基形成的松散多孔洞。同时, 菌膜结构也存在着显著的种属差异性。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有效地调控菌膜的结构和性能, 实现对有害菌膜的预防和治理以及菌膜特性的工业和医学百富策略白菜网。







